赶在美国关税生效之前,欧洲两位贵客终于决定来中国一趟,因为“四管齐下”还不够民信配资,他们需要得到中国的一句准话。
我国外交部21日证实,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,中欧双方将共同主持第25次中国——欧盟领导人会晤。
说实话,这两位欧洲贵客的访华之行很是坎坷。
从一开始透露访华行程到现在出现了不少阻碍,但不管是什么问题,总结起来都跟欧洲无法下定决心摆脱美国的掌控有关。
那么这回是什么让他们确定访华?来了中国之后,又会谈些什么呢?
首先咱们必须看到他们访华时间的特殊性。
7月24日来中国,虽然和此前定下的时间出入不大,但结合大背景来看,就能发现欧盟此举意有所指。
特朗普前不久宣布将对等关税的生效时间定在8月1日民信配资,而现在欧洲还没有跟美国谈妥。
赶在对等关税生效之前访问中国,是欧盟急了的表现。
他们此举,一来是想从中国这里得到一个准信,万一跟美国谈崩,还能给欧洲找条退路,不至于亏的太狠。
二来是想借此给美国上眼药,让对方着急。
虽然特朗普说是看不上欧洲,但欧洲要是真的跟中国搞好关系,合作密切,那特朗普又要红眼了。
如果特朗普不想欧洲靠近中国,就需要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,比如想办法离间中欧搞破坏,或者是在贸易谈判的问题上对欧洲做出一些让步。
很显然,欧洲想要的结果就是后者。
也就是说,来中国访问这件事,其实就是欧洲用来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。
至于冯德莱恩和科斯塔此行要谈的话题到底是什么,也就不难猜了,必然绕不开关税和贸易,中欧关系和此前的一些分歧也需要解决。
有消息称,欧盟在来中国之前已经制定好了针对美国的“四大措施”,准备“四管齐下”,分别是真诚谈判、准备反制、与他国协调以及提升欧洲竞争力。
毫无疑问,访问中国就是他们“与他国协调”的关键一步。
但对于能否跟中国谈成某些事,欧洲在意,却又不是那么在意,具体还是得看美国接下来的表现。
基于这些,我们也应当保持谨慎态度。
而且就在冯德莱恩他们启程来中国之前,欧盟才在新一轮的对俄制裁措施中,将多家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。
欧盟这到底是为了制裁俄罗斯,还是想“一石二鸟”同时对付中俄,亦或是想为接下来的中欧峰会制造更多筹码,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。
对于这件事情,我国商务部已经作出回应:欧方此举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,对中欧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,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,坚决维权。
我们现在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,中欧关系以及合作的确都有好转的空间,但我们必须就事论事民信配资,合作归合作,有些问题该清算的也绕不过,欧洲的选择已经不多了。
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